教育教学/ teaching
教育教学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耕读路上】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公管院师生赴武汉黄陂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9-09 编辑:向克蜜 点击次数:280

(通讯员:向美荣 李安益) 7月8日至16日,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6名研究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武汉市黄陂区朱铺村、新博村开展“助力黄陂乡村治理现代化”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扎根田野的过程中通过提供志愿服务、开展入户访谈,为提升黄陂两村的治理水平贡献出华农力量。

提供志愿服务,融入乡村生活

7月8日,实践团队来到黄陂区李家集街朱铺村开展志愿服务和实践调研。朱铺村村情特殊,村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儿童也多在城区上学,全村600名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实现交流上的真正“破局”,实践团队开展了“为老年人免费理发”的服务活动。

344A8

实践团队为老人免费理发(通讯员 刘娟 摄)

    在活动现场,带队老师一边动作娴熟地为老人们理发,一边耐心地征询老人们的意见,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大家的一致认可。理完发的大爷大娘说:“能有针对老年人免费理发的活动,我们非常开心。”在朱铺村调研期间,团队共为朱铺村30多名老人提供了理发服务。

实践团队为新博村清扫街道(朱铺村村委会供图)

“哎呀你们来得不巧,我正要去扫街道。”“那正好,我们跟您一起去!”实践团队刚来到黄陂区新博村就换上了“新装备”。小红帽配上红色志愿服,拿起扫帚,成员们跟着杨卫国书记开始清扫村内街道,保证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遇到一家家里正在装修的大哥,成员们还帮着大哥搬运起门前堆积的装修材料。团队成员们干得起劲儿,为村民服务的热情胜过头顶七月火热的天。

“我们刚到这个村里,尽管手里拿的不是电脑、纸笔而是扫帚,但能为村民们打扫街道,心里也很充实,感觉和大家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成员李安益这样说。

开展访谈调研,挖掘乡村故事

79日至12日,实践团队在黄陂区李家集街道朱铺村开展实践。朱铺村,一个曾经被评为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村,用五年时间蝶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实践团队对这一“乡村蝶变”萌发了强烈的探索欲。为了挖掘出更加真实、全面、客观的朱铺村发展故事,实践团队决定深入开展访谈。

实践团队访谈朱俊刚书记(通讯员 向美荣 摄)

在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对朱俊刚书记进行了采访,朱书记就村庄历史、概况、工作安排等方面与实践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对团队未来几天的实践工作表达了期望。此后,成员们对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入驻村内的企业负责人和村民们分别进行了访谈交流,进一步了解了村庄发展的历史、变化、现状和未来规划,并梳理出朱铺村发展转折的关键。正值朱铺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期间,成员们还对项目工程队队长就朱铺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规划、进度和现存问题进行了交流。访谈期间,成员们快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群体展开交流,沟通、发现和梳理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实践团队访谈新博村村民(通讯员 李兰琦 摄)

712日至16日,实践团队来到黄陂区六指街道新博村。新博村原为丹江口附近的一个工业村,2010年为支持南水北调工程迁移至黄陂。与朱铺村不同,新博村村内及附近建有工厂,村民们大多就近务工。面对截然不同的村情,实践成员们讨论后决定将目光重点放在村庄移民发展史上。成员们访谈了多名不同年纪的村民,“我们原来是靠在汽车配件工厂打工生活的,搬过来之后啥也没有,每个人只有一亩五分地,可这些地土少碎石多,灌溉条件也不好,很难种。”曾经汉江河边的生存技巧在新的家园没有了用武之地,成员们在这样的交谈和描述中越发体会到一个村庄重新开始的艰难。

同为移民的成员向美荣说:“移民村和别的村庄发展历史、情况大不一样,移民们把家搬来了这里,不仅要重新适应土地、气候、生活环境,还要重新学习谋生技术。新博村从搬迁来时的一穷二白发展为今天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为其他移民村提供了可借鉴得发展模式!”

此外,了解到新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万元后,团队成员就集体经济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对村两委成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在原村党支部书记黄晓明的带领下,参观了村内的葡萄采摘园、茶园、橙园等种植园和黄酒合作社,对于新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困境和解决思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观党史教育馆,传承红色基因

710日,在朱俊刚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由老村委会改造成的朱铺村党史教育馆,馆内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革命、砥砺奋进革命四大革命展厅及500余件革命历史文物,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奋斗历程。

实践团队参观党史教育馆(通讯员 刘娟 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党史为镜,映照为国为民初心。在新时代,村庄发展要靠党的引领。对朱铺村而言,党史教育馆的建设为村内的党员提供了活动阵地,是转变村干面貌、凝聚党员、团结村民、带领村子发展的第一步。对参观的同学们而言,一幅幅真实的图片、一段段重现历史的视频和文字,一句句详细的讲解,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次洗涤。学史知史,党史教育馆之行激发了实践团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坚定了成员们此次志愿实践为所在乡村办实事的目标。

成员廖郅檩感叹道:“我们的党史,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看到党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大学生,尤其是公管学子,更应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谨记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

此次社会实践使团队成员们得以秉润初心、不忘使命,在下沉基层、扎根田野的过程中汲取养分,既磨练了心性,又增长了才干。团员们未来定会成为知农、爱农、懂农,为乡村振兴服务的公管人才!

 

审核:姜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