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9:00,公共管理论坛第220期在人文楼M10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特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金晓斌教授作主题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与模式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学院副院长汪文雄教授主持。
金晓斌教授以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我国城乡融合的阶段性成效与深层挑战。他指出,尽管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诸多现实困境仍亟待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依旧存在,成为制约城乡进一步融合的关键瓶颈。在此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
针对传统土地整治“重指标、轻功能”的局限,金晓斌教授提出全域整治的范式革新。他强调,国土空间是城乡融合的物质载体,其合理配置对于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一系列生动详实的案例,金教授详细解读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路径。他建议,应从区位基底、资源优势和规划目标三个维度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差异化的全域整治模式,以实现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
报告尾声,金教授提出了四点展望:一是面向城乡融合进行多尺度的全域整治规划;二是将国土空间规划底线管控与全域整治有效衔接;三是构建以城乡融合为核心的全域整治一体化监测评估体系;四是引导社会资本给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力支持。这四点展望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向。
互动环节中,金晓斌教授就一系列师生关切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他结合自身参与国家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的经历,强调科研需“从真问题出发,向深层次求解”,既要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也要关注政策落地中的“本土化转换逻辑”。金晓斌教授凭借其渊博学识与独到见解,为师生们剖析城乡融合与土地整治难题,指引学术研究方向,激励着大家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
主讲人介绍:
金晓斌,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研究。担任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国土空间规划)科技领军人才、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基础科研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250余篇,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