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文浩 何晶晶)12月21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阡陌上行志愿服务队联合湖北省科技馆开展“智启未来,与机器人共舞“的线上支教活动。通过实景展示、现场操作和生动讲解为恩施建始安乐井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充满趣味、新奇生动的直播课。
“过去的我”:历史回响,梦想启航
在湖北省科技馆“我是机器人”专题展厅的“过去的我”板块,志愿讲解员陈博康借助达芬奇手稿,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人类早期对机器人的憧憬。手稿中的概念性发明,让安乐井小学的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窥见了古代先贤对机器人研究的宏大梦想。随后,孩子们在“罗素姆的世界”中,通过戏剧对话了解到“Robot”一词的起源。1921年,卡雷尔·恰佩克在科幻剧作《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使用“Robota”,意指生化人,后逐渐演变为如今的“Robot”,涵盖人造人、机器人等多重含义,使孩子们直观感受到语言演变与科技传承的魅力。
志愿者讲解“罗素姆的世界”(赵文浩 摄)
“现在的我”:科技腾飞,智能绽放
在“现在的我”板块,孩子们的目光跟随志愿者来到一个6米高的巨型机械臂模型前,志愿者操作互动装置,机械臂灵活运动,精准执行指令。透明设计让孩子们清晰看到内部精密部件运转,领略工业机械臂的精妙与强大。
志愿者与机器人互动(赵文浩 摄)
千里之外,远在山区的安乐井小学课堂屏幕上,“齐心协力”四个大字醒目,引领孩子们探寻自然界中的协作奥秘。从蜂群、鸟群到蚁群,生物们以群体智能形式协同完成任务。志愿者陈博康讲解集群机器人展项,借鉴信息蚁群算法,每台机器人如“蚂蚁”般根据算法选择路径或任务,将“齐心协力”化作智能机器人有序运作的实践,让孩子们领悟团结合作的科学内涵。
“云端”安乐井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听课(赵蕊 摄)
展厅内,一个站立的机器人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它搭载先进视觉传感器,实时采集体验者图像。屏幕一端,志愿者展示着机器人同步模仿动作功能,另一端传来安乐井小学同学们的声声惊叹,科技的种子在他们心间生根发芽,激发了对机器人世界的向往和探索热情!
“云上课堂活动再次在省科技馆开展,相比上次,这次不仅内容丰富,设计合理,还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通过网络直播与科技馆探究相结合,从讲解到亲身示范,将丰富的科教资源同步让学生体验,今后,省科技馆与阡陌团队将加强合作,把科技这朵云飘向更多更深的大山。”湖北省科技馆活动负责人成康说。
“阡陌志愿队与省科技馆再次合作,不忘初心,双方向着为山区的孩子带来更优质的知识这一目标共同努力。这次授课从机器人的视角出发,向孩子们呈现机器人的前生、今世及未来;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带领他们认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加强“科教兴国”有我的主人翁意识。”阡陌志愿队负责人董荪韬谈道。
本次课堂是湖北省科技馆、阡陌团队以及安乐井小学的第二次合作。本次三方汲取上次实践经验,完善直播细节,进一步创新授课形式。从平板展示走到了实景操作,让知识活起来、动起来,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完美的课堂体验,激发其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引导更多学生致力于科技攻关、钻研先进智能技术,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核人: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