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academic
学术动态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X 空间”第五期:农户数据驱动的水稻供给安全实现途径研究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3-05-08 编辑:方艳 点击次数:191


55日上午,“‘X 空间第五期:农户数据驱动的水稻供给安全实现途径研究在人文楼M211开展,本次活动邀请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袁珅教授作分享汇报。公共管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师生30余人参会交流,本次活动由行管系宋钰老师主持。

袁珅老师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警钟长鸣,全球水稻生产集中度高且稻米供需不完全平衡,需要依靠贸易调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水稻需求,水稻产量亟需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袁老师引入了产量潜力和产量差的概念评估一个地区的最大水稻产量和产量增长空间,分别对非洲水稻的需求压力和东南亚地区的水稻生产供给前景进行了模拟测算,探究了产量差的形成因素并基于大规模农户调查数据明确了农田高产的管理特征。该研究测算了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水稻生产潜力,为实现地区水稻自给提供了理论支撑,促进全球粮食安全的实现,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Food等期刊。

参会师生聚焦该研究的数据的获取与分析、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和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讨论。经济管理学院李晓芸老师针对图形研究单元、产量差的调研对象、生产过程数据的选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何利杰老师针对计算碳排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法进行了讨论。左成超老师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考虑水稻单价低、运输成本高等经济因素。柯新利老师表示该研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效碰撞,并提出自己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根据非洲多产量低化肥运输困难的状况,应该深入研究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二是在缩小产量差的问题上,可以考虑从农田管理和农业科技等方面展开合作

本次活动是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有效探索,吸引了来自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工程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多学科年轻学者、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的热烈讨论,并在粮食品种优化、农田系统优化耕地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形成了思维碰撞,为学科交叉研究的落实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讲人介绍:袁珅,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采用以调查数据、作物模型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数据驱动型研究方法,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研究,探明水稻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FoodField Crops Research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