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news
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召开开学第一周听课反馈会
发布时间:2021-03-05 编辑:薛娟 点击次数:342

3月4日下午,学院“开学第一课”听课反馈会在人文楼M101会议室召开。学校职能部门听课人员、学院领导班子、系主任、支部书记、任课教师、辅导员和教学秘书等20余人参会大家就新学期第一周的教学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之处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会议由学院副院长丁艳华主持。

在讨论智慧技术如何助力课堂教学方面,大家对于智慧教学平台“长江雨课堂”和学院的智慧教室的使用进行了充分交流。徐雯老师提出,“长江雨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讨论方式,平台设计的随机点名、弹幕、插入试题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但如何在新的教学方式下保证授课节奏还需进一步摸索。使用学院智慧教室授课的杨帆老师谈到,智慧实验教室强了教学物联化,可实现场内场外协同育人,手机投屏实现了师生互动便利化,五个屏幕显示为学生之间思维碰撞提供了平台圆桌式座位安排扫除了教师的走动“死角”,同时也营造了较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创新课程内容设计方面,王红老师、杨帆老师、李红波老师、姜庆志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王红老师谈到老教师应当“常备常新”,要将时事融入课堂,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王老师结合《工程测量》线上线下教学谈到,线上spoc教学中单元测验试题随机的,每章测试提交截止时间固定化,降低学生遗忘比。线下课堂,常备常新,内容更新与学科前沿、国家战略同步。如第一节课以2020年测绘的两件大事为案例,从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科学研究到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运行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引导学生对测绘学科的兴趣;从建筑施工机器人的使用启发学生想象未来工程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杨帆老师利用翻转课堂在教学中融入问题研讨、专题分享等形式,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学习资料和慕课视频,围绕相关问题/主题/案例等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加深和延展,同时压缩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度营造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李红波老师提出,在教学中应当不断改进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在课堂考核中加入现代化的评估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姜庆志老师结合《政治学原理》谈到,在介绍政治的概念时,采用了课堂实验的方法,展示了不同的理解途径,引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科学性,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紧密而巧妙的融合。

副院长柯新利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公共精神和家国情怀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教书的意义和价值认清自己的价值和使命感,才能真正把课上好。他认为,成为一名“好老师”最关键的一点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另外,教学应该紧扣新时期的新要求。其一是“新知识”大学教师应该同时具备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其二是“新手段”教师们要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新技术的运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有效的教学。

副院长丁艳华从课堂纪律、课堂质量及课堂改进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课堂纪律方面,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时间,用好“长江雨课堂”,让工具成为改善教学效果的利器。二是在课堂质量方面,教师要从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引领式”教学,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和学生一起成长。三是课堂改进上要做好个人能力提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个人知识储备,年轻教师要主动融入专业核心课程组,通过集体备课和个人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本科生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杨道兵结合听课情况跟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对学院的课堂教学给予肯定,强调要
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专业课程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老师们在教书育人上继续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