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孔祥斌做客我院第161期公管论坛,在人文楼M101带来了题为“中国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框架构建”的报告,孔祥斌教授通过梳理耕地保护管控与耕地刚性管制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阐述了复杂国际背景下耕地调控框架是如何被构建的等相关问题。此次报告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柯新利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孔祥斌教授以“耕地保护管控新挑战”引出现场师生对“在国际贸易冲突、新冠疫情与全球气候变化交织的背景下,全球粮食供应乏力,如何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将国土空间管控与耕地保护相结合?”这一研究问题的思考。孔教授就此出发,介绍了现有文献中的理论基础,将弹性理论引入耕地保护研究。

孔祥斌教授通过明确提升现状耕地质量抵抗力、保障非粮耕地恢复力、构造国土空间缓冲力的多维管控目标,梳理了我国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的四级分区布局与实现路径。孔祥斌教授认为耕地保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安全支撑,保证耕地质量优良、有较强的抵抗力就是将粮食生产功能保留于当前用途之中,只要现实中有生产需求,就可及时实现耕地种植结构的转换。因此,保障耕地质量是耕地保护政策总体布局的基础。

报告会最后,在座师生对孔祥斌教授的报告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与孔教授深入交流并提出了有关耕地流量与存量等方面的疑惑和见解,孔祥斌教授耐心地给予了详细回答和指导。

嘉宾简介:孔祥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军人才,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利用与建设特聘专家,中欧土地及土壤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青年和地区合作基金会评专家。
图:陈玉洁
文:学科部
审核:王晓诺 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