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学术交流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公共管理论坛”第一百五十六期--主讲专家:林曾
发布时间:2020-12-21 编辑: 点击次数:191

12月19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林曾教授做客我校南湖学术论坛暨公管论坛,带来了题为“中国教育治理的基本路径”的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陈新忠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80余名师生在线聆听报告并交流互动。

156期

报告伊始,林曾教授提到教学是教育中的永恒课题,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大小时空观的平衡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有机整合。并抛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在走的路是否合适?”及“疫情后世界格局发生转变,面对百年变局,教育治理的大方向应该是怎样的?”两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与讨论。

随后林曾教授提到,信息革命对创新教学具有深刻的影响,创新型阶级的兴起为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提及教育与社会治理理论、教育的基本功能及教育与国家发展的联系。紧接着又介绍了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的治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概念,重点在于要有制度创新、教育引导和文化自觉。

最后林曾教授引入了凯恩斯的闲暇理论和赫钦斯的闲暇理论,由此引出闲暇是所有知识进步的源泉,闲暇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很强的重要性这一观点。中国社会组织结构要更注重横向组织的发展,把统治的观念转变成治理的观念。他谈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治理面临着新形势,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应当主动,而不是被动;要强调平等地位,而不是弱者姿态;强调以更好的普适价值反对过时的、错误的普适价值。中国的强大意味着对古今关系,中外关系的重新梳理。

报告最后,陈新忠教授表示听完林曾教授的报告感觉获益匪浅,同学们踊跃发言并与林曾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嘉宾简介

林曾,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终身教授。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1988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社会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加拿大York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学位。林曾教授在加拿大和美国留学和工作长达32年之久,2013年5月返回母校工作,任社会学系主任。他的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研究方法,教育社会学。林曾教授曾在加拿大为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部研究大学生就业的国家战略,曾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美国从国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对美国高等教育,乃至美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影响。他的多篇论文曾被专辑列为教育部领导人的政策参考阅读资料。

图文:邓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