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research
学术交流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公共管理论坛”第一百七十二期--主讲专家:甘藏春
发布时间:2023-04-17 编辑: 点击次数:53


414日上午9时,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甘藏春做客第172期公共管理论坛,为我院全体师生带来题为“当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法学解读”的报告。甘藏春结合《土地正义:从传统土地法到现代土地法》一书,对土地土地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特殊性、如何确立土地法律制度的价值准则、如何实现土地公平与效率统一等问题进行深入阐述150余名师生听取报告并进行交流互动,本次报告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柯新利教授主持

问题一:土地制度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特殊性

甘藏春指出任何制度都要讲求公平和效率,而土地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特殊性源自以下三方面。第一是土地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是土地的最根本的属性,土地位置固定、总量有限,且是先于人类存在的。第二是土地所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土地无论作为生产要素、还是作为生产资料,都要基于一定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讲求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第三是土地制度与社会发展阶段之间的关联。目前,国家的发展总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因此中国土地制度的设计应有利于加快现代化的实现

问题二:如何确立土地法律制度的价值准则

甘藏春指出要从三个层面分析确立土地法律制度的价值准则。第一个层面是土地制度本身固有的价值准则。土地有两个价值目标,一是有效的土地财产权保护,二是土地的永续利用。他将价值目标总结为十二个字:地权平等、地利共享、地尽其用。第二个层面是土地产生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不能由土地所有者独享,而要进行社会分配。第三个层面是土地制度的阶段性目标。于当前而言,最重要的目标是土地制度应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支持经济稳步提升。

问题三:如何实现土地公平效率之间的统一

甘藏春指出中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公平和效率的侧重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新中国在土地改革时期,将公平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里,讲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助力发展经济。甘部长认为,现阶段中国土地制度及其发展是在一定公平的前提下,继续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兼顾,这在地权制度设计上表现为私法权利和公法管制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二是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三是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四是土地收益的分配机制;五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关于土地配置等权力的博弈。

会议最后,学院老师们向甘藏春提问探讨。柯新利教授问到就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耕地用途管理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还是基于制度进行管制?甘藏春表示,耕地展现的是土地的自然属性,耕地种植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行为。能否平衡制度与市场、公平与效率,都需要长时间的检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耕地用途管制相关议题应结合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如何更好落实中央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一同探讨。

据悉,甘藏春会长来访期间,学院还就科研发展、学科与专业建设开展了专家咨询。

 

主讲人简介:甘藏春,现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历任:北京大学法律系讲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处长。国家土地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检察司副司长、司长,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等。

 

《土地正义 从传统土地法到现代土地法》

 

【作  者】甘藏春著

【出版项】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2021.01

ISBN号】978-7-100-19228-6

【中图法分类号】D922.302

【主题词】土地法-法制史-研究-中国

【图书馆索书号】D922302/4445

内容提要:

本书以1949—2019年间中国社会变革与土地制度的互动关系为主线,追寻中国土地法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过程,发现土地制度变革始终是围绕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其中土地法也开始从所有权为中心转向以土地利用为中心。因而,现代土地法的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土地法就是调整人们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内在性和外部性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与土地制度的正义性相联系,土地的本质属性只能是土地的自然属性。首先提出土地正义是土地法的最高价值正义就是做正当之事、得应得之得、有公信力的裁定的概括,提出了9项判定标准,土地正义追求地权平等、地利共享、地尽其用的价值。其次土地权利是土地法的核心制度。分析土地权利的理论框架,认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土地权利通过将政府设定的具体的土地利用条件,成为土地物权必不可少的基因,形成新的具象的权利,这种新型权利,虽然对外仍具有物权的一切特性和效力,但已不同于本来意义的物权,已是带有公权细胞的权利。

 

文字:公管研会学术科技部

图片:舒思琪 张琛琪